大七的歷史

企業發展簡史

前史

寬永年間(1624年~1643年),太田家族的三兄弟隨丹羽侯從伊勢國(現在的三重縣)遷居至二本松藩。二本松藩著名的安達太良山麓,山青水秀,地下水清純甜美,日本三大名井“日影井”即位於此地。隨著歲月增長,太田家族逐漸發展成為二本松藩最顯赫的商戶,明和時代的太田三郎兵衛好重、安永時代的太田長左衛門豐春都是推動家族企業獲得巨大發展的重要人物。太田三郎兵衛好重的兒子太田三良右衛門自立門戶創立了大七酒造。

大七酒造的歷史

寶曆二年(1752年)太田三良右衛門自立門戶創立了大七酒造。之後,至今日的第十代,大七酒造一直遵循日本酒最傳統也最正統的“生酛釀造法”釀製香醇的美酒。創立當時的品牌是“大山”,近代重振企業經營的第八代基於歷代當主世襲的名號為“七右衛門”,因此將品牌改為“大七”。在這期間,大七的產品入選為昭和天皇陛下即位慶典(昭和3年)的御用酒,榮獲第16屆全國清酒品評會(昭和16年)最高首席優等獎,亦即全國第一,“大七”品牌成為眾所皆知的名酒。

明治末年(1912年),大藏省釀造試驗所研發出山廢酛,速釀酛等簡便的釀造方法,並在全國推廣。第八代當主順應潮流,迅速引進速釀酛嘗試新的釀造法的同時,他也明確地體認到要實現自己的釀酒理想絕不能放棄生酛釀造法。因此在全國眾多清酒酒莊紛紛放棄生酛釀造法的情況下,大七堅守孤壘,保留了這傳統的釀造法。近年來,口感清爽辛辣的清酒廣受消費者歡迎,但大七始終堅持發揮生酛釀造法的特色,不斷推進技術革新,並在全國新酒鑒評會上奪得金獎。以生酛釀造法生產的純米釀造酒首次獲獎,奠定了大七酒造生酛釀造酒首屈一指的地位。

大七酒造不斷推進技術革新:研發出獨特的超扁平研磨技術、採購新的“和釜(蒸鍋)”、建設下料用木桶的的專用窖等,同時還致力於清酒酒莊文化的研究和推廣,復甦失傳的清酒酒莊文化,讓傳統得以集成和發揚。平成18年(2006年),時任研磨部長尾形義雄和平成28年(2016年)現任的杜氏(總釀酒師)佐藤信孝獲得政府授予“現代名工”的榮譽稱號。大七酒造是全國在研磨與釀造兩部門雙雙榮獲這個稱號的唯一酒莊。

為了體現釀造酒的普世價值,大七酒造很早就著手開拓國際市場,現在大七酒造的產品已經出口到歐美、亞洲等20多個國家,受到各國消費者的高度評價,不僅被許多頂級餐廳選用,還入選許多重大活動,如洞爺湖G8會議的乾杯酒,歐洲王室的晚宴用酒等等。此外, 在國內大七酒造也獲得了許多榮譽,例如在「第一屆福島產業獎」中首獲“知事獎”(平成28年),於「第七屆製造業日本大獎」中榮獲“經濟產業大臣獎”,是清酒業界中首先獲得的最高榮譽。大七酒造不斷地為釀造美酒的歷史譜寫新的篇章。

歷代當主

初代 太田三良右衛門 榮親

1721年~1776年 
享年56歲

閱讀更多

1752年(寶曆2年)太田三郎兵衛好重之子三良右衛門藉著家族事業獲得巨大發展時,由本家獨立出來自立門戶,在大七酒造現今的地址創業,時年32歲。當時的品牌是“大山”。
三良右衛門的肖像畫中,身穿灰色的和服,披著黑色的外掛,給人一種勤儉質樸的印象。身邊放有防身短刀和折扇,說明他是被允許帶刀的。他目光犀利,表情堅毅,顯露出一種創業者特有的威嚴氣勢。手持黑色念珠可知他具有堅定的信仰。肖像畫上方是善性寺第十九代住持題寫的畫贊。

贊念譽宗護五十六歲畫像

居士旦暮信佛願 

馳情送想慕安養 

坐臥至誠勵稱名 

心鏡元明不受埃 

闍毘爐中得舍利 

勿疑棲神遊金池 

祇畫真影遺後世 

季孫稽首如在世 

第二代 太田伊兵衛

1748年~1818年 
享年71歲

閱讀更多

三良右衛門自立門戶時,伊兵衛年僅5歲。三良右兵衛去世後,伊兵衛繼承父業,時年29歲。伊兵衛號“宗儀”,是近世七大酒造當主中最長壽的一位。
伊兵衛的肖像畫中他身披繡有5個五三桐紋家徽的正裝外掛,帶著防身短刀,畫中也有一篇畫贊。

嗜酒不亂 

交人克親 

三寶歸敬 

持名終全 

第三代 太田七右衛門 定安

1786-1845
aged 60

閱讀更多

從第三代開始,“七右衛門”出現在當主的名號中,自此,成為世襲的名號。據說這一名號源自與太田家族淵源頗深的田丸武士家族。
在太田七右衛門的肖像畫中,他右手舉著朱紅的酒盞,面帶微笑,洋溢著一種悠然自得,情趣盎然的氣氛,與初代威嚴肅穆成了鮮明的對比。身穿的和服帶有幾分灑脫的感覺,充分地體現了所謂企業第三代的典型。七右衛門沒有兒子,長女婿繼承了家業。

第四代 太田七右衛門 定安

1811年~1877年 
享年67歲

閱讀更多

安積郡日出山遠藤儀右衛門的兒子,第三代的長女婿繼承了家業後,推展家業,獲得了家業的隆盛和巨大的財富。同時他也擔任公職,獲得了與“町年寄”(江戶時代最高級市政官吏的名稱)同等的讚譽,還在武士階層中建立了廣泛的人脈。

有這麼一個故事傳著:
位於竹田町的大七酒莊曾兩度遭遇嚴重的火災,萬曆元年的大火燒毀了658戶人家。此前不久,第四代與藩內的武士約好了去土湯溫泉泡湯,家人覺得應該可以火災為由推辭此行,但第四代認為言出必行,因此計劃不變,悠然出行。行至土湯地區時,二本松火災的消息尚未傳到,第四代就順手訂購了大量的木材,因此人還沒回到家裡,木材已經運到了太田家被燒毀的廢墟旁,因此太田家得以最早重建酒莊。

藩主別府有一棵被雷劈了半空的粗大花梨木,第四代從丹羽長富侯那裡討得賞賜,把這棵花梨木移植到家裡的中庭。他相信“被雷劈過的樹木永不會再被雷劈”的傳說, “橡樹”和“花梨”的日文發音和“貸款”與“不借款”諧音,制定“外種橡樹,內植花梨”的家訓,意為“可與人錢財,不可借錢負債”。這棵花梨木至今仍佇立在太田家的庭院中。

花梨的大樹
第五代 太田長治

(繼承名號前去世)
1837年~1871年
享年35歲

閱讀更多

明治元年(1868年),二本松地區成為戊辰戰爭的戰場。戰火使當地的許多百姓逃亡到二本松藩的盟友所在地山形的米澤地區,由一些十來歲的孩子們組成的“二本松少年隊”也被犧牲,是戊辰戰爭的一大悲劇。二本松城陷落後還發生了激烈的巷戰,太田家祖宅至今還留有當時作戰造成的傷痕。
歷代當主中只有第五代沒有肖像畫,他在第四代當主持家業時即英年早逝,並沒有襲名繼承家業。早逝的原因是否源於戰亂,如今已無從考證,但在二本松藩戰敗後滿目瘡痍的慘狀中背負了重整家業的重擔,其精神負擔可想而知。

第六代 太田七右衛門 定一

1859年~1914年
享年56歲

閱讀更多

雙親早早過世數年後, 弱冠19歲的第六代由祖父手中接掌了家業。祖父去世後,他失去後盾,不得不獨自苦撐家業。

年輕的第六代飽受磨難,但有件事成為激勵他全身投入釀酒事業的契機。一次,一家大七酒造採購原料米的米舖突然提出要把迄今為止的賒賬方式改為現金交貨的結算方式,這使大七陷入資金的困境,他不由得對酒莊信譽的一落千丈唏噓不已。當時他出身本宮地區的名門,由鴫原家嫁過來的妻子立即變賣了自己昂貴的嫁妝為他籌到了足夠的資金。這個心意令他感動萬分,從此,他埋頭鑽研釀酒技術,致力於酒莊的穩健經營,從而建立了良好的企業信譽。

第六代在政府進行行政改革實施“町制”後曾數次當選二本松町議會議員,同時終其一生致力於酒莊的經營。據『二本松寺院物語』記載,酒莊在第六代至第七代的經營期間,以“大七”為品牌的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名聲大振,隨著產量的增加,家族資產也隨之增加, 太田家因此成為二本松町數一數二的望族。

第七代 太田七右衛門 巳之松

1868年~1917年
享年49歲

閱讀更多

第七代是安積郡大槻村清酒釀造戶岡部家來的入贅女婿。他畢業於師範學校,對子女的教育、教養極為重視。作為幹部培養對象的他屢次從軍,太田家至今還保存著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他身穿陸軍將校軍服的照片。
至晚年一直醉心與清酒釀造的第六代去世後,第七代繼承了家業。但由於缺乏釀酒經驗,加上大正3年(1914年)至大正4年(1915年)期間,全國眾多的清酒酒莊由於酸敗乳酸菌的侵襲,釀酒業遭到了莫大的重創,第七代苦於經營,在執掌家業僅三年就不幸罹患急病去世。

第八代 太田七右衛門 貞一

1901年~1993年
享年93歲

閱讀更多

第八代16歲時因第七代突然去世,不得不從舊制安積中學退學,繼承了家業。之後,他尋訪秋田、灘等著名清酒產地,潛心鑽研釀酒技術。昭和2年(1927年)在福島縣清酒品評會獲得第一位,昭和3年(1928年)入選昭和天皇陛下即位慶典的御用酒。昭和13年(1938年)第16屆全國清酒品評會得到了最高榮譽的“首席優等獎”亦即全國第一,七大品牌成為眾所皆知的名酒。

明治末年(1912年),在政府的推動下,山廢酛,速釀酛等簡便的釀造方法,相繼問世,並以此取代生酛釀造法。剛繼承家業的第八代順應潮流,迅速引進速釀酛嘗試新的釀造法的同時,他也明確地體認到要實現自己的釀酒理想絕不能放棄生酛釀造法,因此堅守孤壘,保留了這傳統的釀造法。這個想法使生酛釀造法成為大七酒造的重要特色。

“大七”這個品牌是第八代命名的。鑑於江戶時代有不少以“大山”為品牌的酒莊,第八代取世襲的名號“七右衛門”中的“七“字將品牌改為“大七”,其中也蘊含著紀念先人的心願。早在昭和10年(1935年),第八代就開始在道路沿線設立 “要喝酒,買大七” 的宣傳廣告牌,沿用至今。由此可見他很早就了解到樹立自家品牌的重要性,以及他積極進取的性格。

第八代年輕時曾經罹患肺結核,一段時期曾在妻子的照料下,於病榻上指揮釀酒事業。正因這個經驗,他一直非常注重健康養生,結果成了太田家最長壽的一位,享年91歲。壯年時代,他當選為町議會議員,是二本松扶輪社的初代會長,得到當地人們的厚望,終其一生都在致力鑽研釀酒技術。

第九代 太田七右衛門 精一

1927年~

閱讀更多

第八代擔任了很長時期的社長,因此第九代一直以副社長的立場在經營管理方面發揮著核心作用,昭和57年接任社長。這一年,順應數年來高檔地方清酒熱的潮流,他敏銳地把握商品差異化時代的商機,推出新產品“七大生酛”,大獲成功。

在地方清酒熱大家追逐口感清爽辛辣的吟釀酒的當中,第九代堅守大七的特色,致力於提升生酛釀造酒的品質和技術開發,結果使大七的生酛酒成為了全國生酛酒的代表性產品。自稱“舌頭上裝有品酒的標尺”的第九代擁有高超的品酒能力,這個能力也幫助他提高了品質管理和產品的信用。

第九代摒棄虛華,穩紮穩打的個性使他一邊在擴大企業規模,同時還做到了零負債的健全企業經營。他喜歡花草和小動物,平易近人,與周圍的人關係融洽,還擔任過二本松酒造公會理事長。

第十代 太田英晴 現任社長

1960年~

閱讀更多

第十代的現任社長從縣立福島高中畢業後,考入了東京大學法學系。其後,他在國稅局釀造試驗所裡就酒莊經營接受了短期培訓,然後進入大七酒造就職。平成9年(1997年)他接任社長一職,時年37歲。他曾擔任過社團法人“日本青年會議所酒類部會”的第40屆總負責人(1999年),目前兼任福島縣酒造公會二本松支部長,二本松物產協會會長,安達關稅會會長。

第十代致力於提高生酛酒的檔次,並將其打入國際市場。在他的領導下,大七酒造不斷地進行技術革新,研發出超扁平研磨技術,引進無氧灌裝系統,同時恢復了木桶下料釀造法,重新鑄造“和釜(蒸鍋)”,並著力於傳統的深化。2002年,創業250年的紀念,大七建設了新的酒莊廠房,並基於嚴密的調查結果刊發了企業發展史。

大七酒造以打入國際市場為目標,堅守正統的生酛釀造法生產高檔次的清酒,受到了國內外消費者的高度評價。目前,大七的產品已經出口到歐美、亞洲等20多個國家,同時也帶給了國內清酒業界對生酛釀造的傳統技術重新評估的契機。

第十代積極的企業經營受到了國內各界的好評,榮獲多項獎項:如“第三屆家族企業經營大獎”優秀獎、“第一屆福島產業獎”最高榮譽的知事獎、“第七屆製造業日本大獎”經濟產業大臣獎等等。

歷代杜氏(總釀酒師)

佐藤與三郎(二次大戰前)
<流派:南部杜氏>

為了釀出好酒,與三郎總是不時地求神拜佛。在他的指導下,昭和13年(1938年) 榮獲第16屆全國清酒品評會的最高榮譽的“首席優等獎”,在全國打響了大七的品牌。

伊藤富治(二次大戰中及戰後)
<流派:南部杜氏>

為了釀出好酒,與三郎總是不時地求神拜佛。在他的指導下,昭和13年(1938年) 榮獲第16屆全國清酒品評會的最高榮譽的“首席優等獎”,在全國打響了大七的品牌。

一之倉長吉(戰後復興期)
<流派:南部杜氏>

在戰後物資匱乏的情況下保障了產品的質量,甚至還在全國新酒鑒評會中榮獲金獎。

伊藤勝次(昭和31年 1956年)
<流派:南部杜氏>

在經濟高度增長時期,批量生產的推廣令許多傳統技術瞬時失去了立足之地。在這當中,伊藤勝次死守生酛釀造的孤壘,被尊為“生酛釀造權威”。平成4年(1992年)他被評為“日本釀造協會釀造技能者”、“福島縣卓越技能者(福島名工)”得到表揚。

金田一政吉(平成元年 1988年)
<流派:南部杜氏>

在名工伊藤勝次的指導下,金田一政吉很快地嶄露頭腳成為釀酒工頭,繼承了大七的生酛釀造。他開發了多種廣受消費者喜愛的知名品牌。他還是個善於吟唱釀酒歌的達人。

佐藤孝信(平成9年 1997年)
<流派:南部杜氏>

由釀酒師工頭昇為總釀酒師,佐藤孝信獨自鑽研並發揮他的特有的構思,改良了釀造作業,通過研究室的實驗,持續不斷地提高產品的質量。
全國新酒鑒評會上首次以生酛釀造的純米釀造酒獲得了金獎,並連續奪魁,成了鑒評會的歷史記錄。此外, 他還被評為“日本釀造協會釀造技能者”、“福島縣卓越技能者(福島名工)”、 厚生勞動省“現代名工”得到表揚,獲得日本政府授予的黃帶勳章。

研磨部長

研磨部長 尾形義雄(昭和52年 1977年)

為實踐齋藤富男氏提出的“扁平研磨理論”潛心鑽研,平成7年,大七獨自的“超扁平研磨技術”得以完成。他得到“科學技術廳長官表彰”、“福島縣卓越技能者表彰”、“日本釀造協會技能者表彰”,還獲得“厚生勞動省‘現代名工’”的榮譽稱號,是第一位獲得這麼多榮譽的研磨師。